2022年12月18日,第二届中国阅读传统与文化传承学术论坛在贵州民族大学思雅图书馆(主会场)线上线下相结合隆重举行。论坛由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主办,贵州民族大学图书馆、上海大学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天津师范大学古籍保护研究院承办,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包头师范学院图书馆学系、海南大学图书馆、安徽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华南理工大学图书馆协办。著名文献学家、阅读文化与现代出版业研究专家、北京大学教授王余光,著名古籍专家、国家图书馆常务副馆长张志清,著名图书馆学家、中山大学国家文化遗产与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中国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程焕文,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主任、东莞图书馆馆长李东来,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史研究专业组指导专家、深圳图书馆馆长张岩,贵州民族大学党委副书记杨声国,贵州民族大学图书馆党总支书记朱德得等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来自全国130家机构250余位同仁、图书馆学科研究生参加论坛。论坛分别为开幕式、主题报告、专题研讨和闭幕式四个环节。中图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阅读史研究专业组主任、贵州民族大学图书馆馆长卢云辉主持开幕式。

图1论坛线下主会场

图2 论坛线上会场
杨声国首先致欢迎辞。他在致辞中介绍了贵州民族大学图书馆多年来在推动“全民阅读”工作和相关学科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取得的成效,强调图书馆在培养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民族团结精神中的重要作用,并指出深入研讨中国阅读历史,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图3 杨声国线上致辞
程焕文致辞中指出:阅读传统深深地印刻在中华民族文化基因之中,构成了我们今天阅读生态的底色,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源泉,应当珍视和弘扬,图书馆于此责无旁贷、使命光荣!同时,希望参会代表充分利用此次会议契机,深入讨论阅读史研究、中国阅读传统的理论成果,交流图书馆在推动阅读传统的创新发展和当代传承中的经验,为更好推动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高质量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图4 程焕文线上致辞
张岩在致辞中,充分肯定了阅读史研究专业组近年来卓有成效的工作。她指出:今天,阅读史研究专业组克服重重困难,积极协调合作,整合资源,努力推动第二届中国阅读传统与文化传承学术论坛的顺利召开,实属不易。同时,希望阅读史研究专业组再接再厉,进一步强化问题性导向,为阅读史研究和推广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图5 张岩致辞
李东来在致辞中,从数字、整合与研究三个方面介绍了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在组织、理论研究、项目和产品等方面的主要工作,对阅读史研究专业组的工作成效给予了充分肯定。他强调:阅读史研究专业组旨在传承弘扬中国悠久的阅读传统和文化,为阅读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交流搭建探讨、合作和活动的平台。他指出:“阅读的历史是通往人类心灵的阳光大道!”,同时强调,要汇聚行业力量,探索阅读推广的新领域新方式,为推动全民阅读和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发展做出贡献。

图6 李东来致辞
阅读史研究专业组副主任、上海大学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副教授熊静主持主题报告会。

图7 熊静主持主题报告会
北京大学教授、著名阅读文化研究专家王余光作《对阅读文化学研究的思考》的主题报告。从理论研究、历史研究和应用研究三个方面阐述了他对阅读文化的理解,揭示了阅读文化研究的体系结构,分析了阅读文化研究的未来热点。

图8 王余光作主题报告(线上)
国家图书馆常务副馆长、研究馆员张志清作《图书馆古籍大众传播实践》的主题报告。他解读了古籍、古籍传播等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指出进行古籍大众传播要具备语文素养、视觉素养、影视素养和数字素养等多种素养,强调从认识政策、法规等方面做好古籍普及传播,并探讨了大众媒体对文化战略的影响;最后指出,图书馆可以从基础工作、古籍保护、推广传播、阵地服务和非遗传承等方面开展古籍大众传播工作,同时以国家图书馆为例介绍了图书馆在古籍活化方面的路径。

图9 张志清作主题报告(线上)
阅读史研究专业组副主任、天津师范大学海河杰出教授姚伯岳主持了下午的专题报告。

图10 姚伯岳主持专题报告会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郑丽芬作《重叠中的分野:近十年来的阅读史研究》的专题报告。她指出国内近十年的阅读史研究主要包括阅读史的直接研究、新文化史中的阅读史、文学领域的阅读史视角、出版学与图书馆学领域下的阅读史研究、新闻史生发的新视角五个方面的研究。

图11 郑丽芬作专题报告
包头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教授王龙作《从阅读史看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以辽西夏金元为考查中心》的专题报告。他以辽、西夏、金元、为考查中心,指出辽、西夏、金、元时期,各统治民族其实都以汉族文化典籍为主要阅读对象,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也是文化融合借鉴的过程。

图12 王龙作专题报告
西南大学图书馆研究馆员何官峰作《传统阅读中的审美观念》的专题报告。他以“读书乐”为引,从古代文章、绘画、诗词和书法四个方面列举多个案例来体现传统阅读中“读书乐”的审美观念。

图13 何官峰作专题报告
华南理工大学图书馆副馆长、研究馆员蒋春林作《〈红楼梦〉的诗意阅读》的专题报告。她指出,《红楼梦》文本内涵富有意境美,体现了诗境诗意;她从对原创诗词的具体分析,进一步展现了这种阅读的美感。

图14 蒋春林作专题报告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祝童作《论法书目录之体制》的专题报告。报告辨析了法书目录、体制等概念,从序、分类法、题名项和解题项四个方面论述了法书目录的编制体式。

图15 祝童作专题报告
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讲师赵晓作《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小学传统经典阅读书目研究》的专题报告。她通过对小学语文教材所选传统经典书目、名家推荐传统经典阅读书目、传统经典系列丛书出版物推荐书目的调查与分析,指出现有小学传统经典阅读推荐书目有重视经典诗词推介、注重多元思想宣传、着重推荐儿童启蒙读物等特点。

图16 赵晓作专题报告
上海大学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副教授熊静作《敬惜字纸:民俗中的阅读记忆》的专题报告。她解读了敬惜字纸的文化内涵,探讨了如何对阅读传统进行当代传承,为阅读传统与文化传承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

图17 熊静作专题报告
卢云辉主持闭幕式并作总结。他首先对中国图书馆学会、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各位专家对论坛的关注和鼎力支持表示感谢。他指出,本次学术论坛围绕主题,各持学术立场,运用不同的研究方法进行学理阐述分析,互相启发,共同加深“阅读史”的学术理解,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果。同时,本次学术论坛在思想性、理论性、问题针对性等方面给参会代表留下了深刻印象,也展现了阅读史研究未来可期的光明前景,值得广大同仁为之不懈努力、共同奋斗。

图18 卢云辉主持闭幕式并作总结
图/文:王磊 陈世莉
一审:陈世莉
二审:龚剑
三审:朱德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