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24日,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共天津市委宣传部、天津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中国书协学术委员会、天津市书法家协会、天津博物馆、天津美术馆承办的首届“鲜于璜碑”全国书法名家学术提名展暨“鲜于璜碑”全国隶书学术论坛在天津隆重召开。此次论坛评出优秀论文11篇、入选论文28篇,其中我馆馆员祝童所撰《清初隶书理论的话语建设》获得优秀奖。
《鲜于璜碑》于上世纪70年代在天津武清出土,此碑字迹清晰、字体方整,是新中国成立后出土的最为完整、字数最多的东汉碑刻,是方笔汉碑的代表作之一。它的出土,对于中国书法史特别是对汉隶书法的研究,提供了非常宝贵的资料。此次论坛是第一次以鲜于璜碑为主题举办的全国研讨会,是近年来对隶书和“鲜于璜碑”研究的一次高水平学术活动,现场反响热烈,取得良好效果。
学术论坛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由中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书法导报》副总编姜寿田先生主持,针对“鲜于璜碑”的艺术特色、美学意义及其在书法艺术发展中的贡献进行了深入研讨;第二部分由中国书法家协会草书委员会委员、四川大学博士生导师吕金光教授主持,对汉隶它碑和宋隶、清隶进行了主题探究。来自全国各地的11位优秀论文作者分别就自己的论文观点进行了阐述。最后,中国书协学术委员会委员、著名学者赖非先生向大会做了《汉碑的分布及反映的问题》专题讲座。

对11位优秀论文作者颁奖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