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信息动态>>图书馆动态>>正文
我馆召开“高水平一流民族大学建设背景下的图书馆创新与发展研讨会暨年度工作交流会”
2017-01-20 16:04  

/唐亚   /卢琏

 

118日下午,“高水平一流民族大学建设背景下的图书馆创新与发展研讨会暨年度工作交流会”在逸夫图书馆召开。来自贵阳中医学院图书馆馆长王华南研究馆员、贵州大学图书馆副馆长何隽研究馆员、贵州大学刘君教授,我校水书文化研究院潘朝霖研究员、文学院王力副教授,党办谢兵主任、人事处刘吉昌处长、科研处任达森处长、教育评估中心潘善斌副主任、教务处谢治菊副处长、校办王欣副主任、研究生院党委董昌文副书记等校内外10余名专家及领导出席会议。图书馆班子和全体馆员参加了会议。会议由龚剑副馆长主持。

会议现场

首先,党总支吕映红书记代表图书馆致辞,对出席会议的各位专家、领导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感谢。

工作交流环节,办公室主任黄争流、事业发展部副主任彭亮、特色资源部主任欧俊娇、信息化与数据中心主任阮湘辉、文献资源建设中心主任安振翼、读者服务部主任张继红、民族文化展示部主任黄元碧、参考咨询部主任金梅、新校区临时图书馆负责人曹泰峰分别代表各部门进行了年度工作交流发言。较全面系统地总结了2016年各部门工作取得的成效、存在的困难和不足,并提出改进的思路和具体措施。大家的交流发言态度认真、条理清晰、质量较高。大量的数据与事实显示,各部门取得的成绩实,各显特色,亮点纷呈。对存在问题的分析较准确,对未来充满希望。

图书馆各部门主任正在进行年度工作汇报

研讨环节,卢云辉馆长作了题为“图书馆与高水平一流民族大学建设——经验•发现•问题•方案”的主题报告。报告从“一个愿景、两个坚持、三个维度”展开讨论。即“一个愿景”就是建设高水平一流民族大学的图书馆。“两个坚持”就是:一是坚持“读者为本、科学办馆”的理念,二是坚持“服务立馆、人才强馆、特色兴馆和开放活馆”的发展战略。“三个维度”就是用“读者满意、同行认同、社会认可”作为图书馆发展水平的评判标准。并希望把贵州民族大学图书馆建设成为“资源信息中心、学习支持中心、研究支持中心、文化传承中心和学校精神LOG”的高水平一流民族大学图书馆。

卢云辉馆长正在作报告

与会专家、领导先后做了发言,气氛热烈。

领导发言

谢兵主任认为,这种部门交流的形式很好,值得学校其他部门学习借鉴。走进图书馆感觉整个馆的精气神很好,有一种团结向上的氛围。

潘朝霖研究员认为,同行之间的这种交流学习非常重要,他高度赞扬了我馆人的拼搏奉献精神,很高兴看到民大图书馆能发展到今天这样的格局,尤其是地方文献和民族文献方面的工作做得很出色,值得肯定。

贵阳中医学院图书馆王华南馆长认为,我馆的顶层设计做得很好,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初见成效。提出的“特色兴馆”发展战略印象深刻,她希望两馆合作,共谋发展,尤其是在特色资源建设方面融合发展。

贵州大学图书馆何隽副馆长表示,听完我馆的汇报后深有感触,她用一句话评价我馆就是“小小身板,体量很大”。对我馆有全新的认识、印象深刻,对走特色发展道路尤为肯定。

贵州大学刘君教授表示,一直都非常关注我馆的发展,并注意到了我馆在各项数据普遍上升的情况下,唯独纸质图书借阅量下降这一点让他印象深刻。他认为,这种下降是一种普遍现象,这给传统阅读提出了全新课题,需要思考:在新兴业态下如何把传统服务做实、做好?

专家发言

潘善斌副主任在发言中讲到,一是图书馆对学生的熏陶作用至关重要。二是都说大学等于大师,大师逝去,而他们留下的宝贵财富都在图书馆中。三是图书馆不仅要支撑我校高水平一流民族大学的建设,更应起着引领作用。并认为我馆在服务教学、科研、创新创业方面表现出色。

谢治菊副处长指出,高校图书馆是学校文化的阵地,起着文化引领的作用,学生进图书馆的次数可以说是衡量未来是否成才的标准。她认为,我馆的交流会能够得到了业界的肯定,办馆理念值得学习。同时,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我馆多增加外文数据库;希望我馆以更多人性化的服务来吸引学生;希望我馆加强对本校教师专著的收录,这既是对老师的鼓励也给予学生正能量;希望图书馆要为我校的双一流建设作保障,在采购图书上对重点学科做倾斜。

董昌文副书记体会到,图书馆各部门汇报的PPT水平高;馆藏丰富、有特色,为我校的民族特色做好支撑;我校研究生入馆的感觉普遍很好,得到了学生的认可;我馆环境在改善,新馆设计很人性化,相信吸引力会越来越大。

图书馆学专业负责人王力副教授提出,我馆能否跟省内其他图书馆建立资源联动机制,实现资源共享。

本次工作交流及研讨会对图书馆2016年的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对未来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进行了积极探讨和展望,对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具有很好的指导和推动作用。

关闭窗口
 
中国·贵州·贵阳·贵州民族大学图书馆(550025)
联系电话:0851-83610053 
网站安全隐私说明 版权声明 本站由贵州民族大学图书馆维护 黔ICP备09004742号-1
总访问人次:
今日访问人次: